
56%!自主乘用车份额创下新纪录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中国品牌的销量和势头,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达到53.2万辆,这在当月整个未破百万辆的市场里,拿下了56.1%的市场份额,继2022年2月份自主份额突破50%之后,再次创下自主品牌份额…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中国品牌的销量和势头,4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达到53.2万辆,这在当月整个未破百万辆的市场里,拿下了56.1%的市场份额,继2022年2月份自主份额突破50%之后,再次创下自主品牌份额…
只是,这次已经变换了赛道,是纯电和混动。也因为如此,比亚迪才会顺势宣布停产纯燃油车。整个4月份,最大的事件和影响当然就是上海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断供、停工停产。实际上到了5月态势已经非常明显,这次的供应链断供、停…
但印度政府也有其算盘他们之所以愿意向特斯拉伸出橄榄枝,降低关税的前提是特斯拉先在印度建厂,这和特斯拉的想法背道而驰。根据印尼政府近日发布的一份声明,维多多总统已经在德克萨斯州当地时间上周六会见了马斯克,并讨论…
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中高端已然成为蔚来“子品牌”入市后的定位,而2024则是其首款新车的量产元年。这些经验与选择,都是蔚来“子品牌”所能够借鉴的。毕竟,从目前十分有限的信息来看,蔚来“子品牌”已经…
宝马公司将从2025年开始在其新的电动汽车平台采用新一代低成本的圆柱形电池。如果宝马的“NeueKlasse”平台配备着新电池化学和新电池格式在2025年如约登场,这些技术创新带来的效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有望促使…
当所有车企如此统一向EV时代迈进的时候,引入IONIQ5和EV6也好,或是动用E-GMP平台推出全新车型,从而灵活应对中国车市,现代在“‘电动化’落户中国”这个议题上,都不能再像此前那般犹豫。加上,现代汽车在…
现如今市场上叫嚷着的芯片荒、电池荒等,归根结底还是零部件供应链体系的问题。先来的不一定最后赢,借助发展有成的手机供应链体系,再发挥自身的整合能力,让小米等公司,在这过去的几年里,赚了个盆满钵满。对比下来,从雷…
去年,美国就在汽车召回次数方面创下历史纪录,投资银行和咨询机构Stout的数据显示,虽然与2020年的317次相比,2021年的召回次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406次,但受影响的车辆总数却从2,890万辆下降到2…
站在当下这个节点,复盘为何是它成为了全球新能源市场绝对的“领跑者”,除了挺过“产能地狱”,迅速推出了真正亲民走量的车型Model3,并提前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想必也是原因之一。好消息是,在2022年Q1财报中…
这个数据可能超过了在中国销售的外资品牌数量,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主流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将自家电动品牌独立出去。但不论是自主品牌成立高端电动品牌与否,还是外资品牌是否剥离电动车业务,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顺利过…
但大众近些年在电气化转型领域的布局,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本周,该公司将在北美市场复活越野车品牌Scout,并对其进行电动化改造。就在其纯电动战略车型bX4X在中国市场启动预售之后,该车型本周也在日本本…
在中国,除了长城在皮卡车上一枝独秀,特别是“炮系列”的到来,推动长城皮卡用了不到3年时间就突破30万辆,三一重工、吉利、比亚迪最近也陆续有皮卡的消息露出。从企业的产品战略规划,到政策层面的助攻,再到消费升级推…
作为中国“造车新实力”,岚图梦想家不仅仅是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环保潮流,更凭借舒适空间、舒享豪华、温暖科技、全域安全等领先优势,告别古典MPV,让MPV突破传统圈层,不再被定义。岚图汽车就在不断思考,那就…
如今,排放和燃油经济性法规正在像斗牛士的剑一样缓慢而痛苦地杀死它们,这是兰博基尼有史以来最后一款采用自然吸气,非混合动力V12发动机的超级跑车,也可能是汽车圈里最后一段拥有无任何电气化系统的纯自然吸气V12发…
还没等我问他换的什么车,他就高兴地说是一台最新的广汽丰田赛那。所以,他总觉得赛那就像一个家庭的贴心管家,有这么多贴心的小设计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关怀,在旅途中更让人安心。其实,广汽丰田赛那在最初设计和研发时,就充…
据日产汽车刚刚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1财年(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日产汽车公司实现合并净收入为8.42万亿日元(约4,367.4亿人民币),经营利润2,473亿日元(约128.3亿人…
本次名单中,也出现了很多重磅车型,蔚来全新的中大型5座SUV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出现在了工信部新车名录里;长安深蓝的首款车型代号为C385的紧凑级轿车也在名单中,这次发现了它的真实名字;红旗首款MPV车型也…
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让产能受到影响,但美国、中国及日本本土的市场需求依旧强劲,推动了丰田过去一年的新车销售。这样一来,哪怕是销量和产能波动并不大,但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压力依旧难以弥补,预计营业利润为2.4万亿日…
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让产能受到影响,但美国、中国及日本本土的市场需求依旧强劲,推动了丰田过去一年的新车销售。这样一来,哪怕是销量和产能波动并不大,但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压力依旧难以弥补,预计营业利润为2.4万亿日…
依靠自家芯片、电池等全产业链的布局,比亚迪不仅实现了“反超”宁德时代的壮举,更是在整车交付量上一枝独秀。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各大企业陆续发布了Q1财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上市公司的成绩各有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