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母婴
更多
icon_Unfold
健康
历史
军事
美食
文化
星座
专题
游戏
搞笑
动漫
宠物
登录
无障碍
最新
汉代《论语》在边疆的传播
与悬泉汉简《子张》篇同层出土的汉简有464枚,明确纪年者36枚,从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到东汉永平二年(59年),前后跨越113年。在北兵房中同时出土者,有黄龙、河平、元延诸年号,则此简书写当亦在斯时……
昨天20:02
·
542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买书藏书,完全为了自己开心
后来,日子再久了,人事沧桑,住所变迁,难免要丢掉一些书,或者把书存放在旁的地方,从此拿不回来了,于是,心里这就突然飘散几缕闲愁,开始写“我的藏书”一类的文章,酸溜溜数说自己生平丢过几次书,从此不买书等等的话,…
昨天20:02
·
2827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中庸》有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之语,古人深信修养品德能带来诸多益处。在现代社会,高尚品德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诚实守信、善良正直之人,更易赢得他人尊重,收获内心安宁 。\n\n更多古籍知识分享请点击→@善本古籍
《中庸》有“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之语,古人深信修养品德能带来诸多益处。在现代社会,高尚品德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诚实守信、善良正直之人,更易赢得他人尊重,收获内心安宁。更多古籍知识分享…
昨天06:00
·
39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千年前敦煌人抄的《论语》
敦煌写经法藏P2548论语卷第六(首尾俱全,无注)尺寸:31×306厘米说明:中有子目: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又,卷末注云:“经二千六十四字”。高清局部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
前天20:00
·
221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明代兵书版画研究
明代兵书中的机械图比重增加,在地图、阵图、天文术、军用器械图、攻守城技術图、技击训练图、人物图像的制作中广泛运用了上文所述机械图中的点、线、几何图形等构图元素与散点透视、平面透视、斜面透视等方法,这是文字描述…
前天20:00
·
444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淮南子》有言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将光阴看得比美玉还珍贵。古人深知时光易逝,抓紧每寸光阴学习、做事。反观当下,碎片化娱乐充斥生活,时间悄然流逝。陶渊明也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提醒我们珍惜时光,莫虚度年华,在有限时间里创造更多价值 。\n\n更多古籍知识分享请点击→@善本古籍
古人深知时光易逝,抓紧每寸光阴学习、做事。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提醒我们珍惜时光,莫虚度年华,在有限时间里创造更多价值。更多古籍知识分享请点击→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赞赏金额., 2025年04月26日06…
前天06:00
·
37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俞平伯:我们应该怎样读《红楼梦》
这都为它表面上的现象所迷惑,而不曾看透它的本质之故。但有许多人看《红楼梦》只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什么甄土隐,贾雨村,几乎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对作者强调的“正”为“假”,“反”为“真”完全不了解,始终是在“正照…
3天前
·
323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这才是读《史记》的正确姿势!
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如果你读完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
3天前
·
1.0万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清代文献学家存在“佞宋”之风吗
卢文弨重视宋本,认为“宋本之可贵,盖不止一端也”[5]114,但他不盲信宋本,认为“宋本自胜近世所行本,然亦多错误”[5]59,因为宋人勇于改经,故刻本中错误也在所难免,“今之所贵于宋本者,谓经屡写必不逮于前…
3天前
·
654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论语》倡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从古至今都闪耀着人性光辉。古人以同理心对待他人,构建和谐关系。如今人际交往频繁复杂,秉持此道,能减少矛盾冲突,收获真挚情谊,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n\n更多古籍知识分享请点击→@善本古籍
古人以同理心对待他人,构建和谐关系。如今人际交往频繁复杂,秉持此道,能减少矛盾冲突,收获真挚情谊,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更多古籍知识分享请点击→ 关闭名称已清空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文章暂无文章¥ 确定返回赞赏金额…
3天前
·
36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把春秋早期归入到早期阶段,是因为当时虽然秦已经建国,成为一方诸侯了,但其物质文化面貌和西周还很接近,和春秋中期却隔得比较远,所以在这个地方将之断开。秦的第一处都邑是西犬丘,其年代至少从西周中期周孝王的时候就开…
4天前
·
242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宋代典藏保护技术考略
宋代以文治国,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图书出版业兴盛,藏书活动异常活跃,故朝堂内外十分重视对图书的收藏与保护,在施药、装帧、修裱、建筑等典藏保护技术方面采取了更为先进的方法和手段,以致宋代以来大量的图籍得以流传…
4天前
·
1071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好书多读真英雄
因为,那些书他起码看过两遍,才能叫重读。那些大众公认值得重读的书,不知为何,好多都是那么的“面目可憎”。一本书,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通向黄金屋、颜如玉和千钟粟,那么这书就是没有用的,不值一读,遑论重读?正如同…
4天前
·
2377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江户时代日本人如何学习汉语
1716年,冈岛冠山编纂的《唐话纂要》付梓,这是一部教日本人说汉语的口语教材,是年为清康熙五十五年。冈岛冠山是长崎人,此地始终与南京等地有密切的商贸往来,是江户锁国体制下唯一的通商口岸,故这些对话显然不是凭空…
4天前
·
342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读书之训,启智润心:孔子讲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劝学之心恳切。古代贤士为求知识,不避身份,虚心求教。如今我们在知识海洋遨游,亦当如此,不轻视任何学习机会,不羞于向人请教。韩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今同理,学业、事业皆靠勤奋成就,沉迷玩乐只会荒废时光。阅读古籍格言,汲取智慧,为成长助力 。\n\n更多古籍知识分享请点击→@善本古籍
读书之训,启智润心:孔子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劝学之心恳切。古代贤士为求知识,不避身份,虚心求教。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今同理,学业、事业皆靠勤奋成就,沉迷玩乐只会荒废时光。阅读古籍格言,汲取智慧…
4天前
·
33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古人读书为什么能过目不忘?
【注】:读书不在多,能一精熟功夫,积久自然有得。看读百遍,背读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难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记,背读百遍,尤能牢记,不至趁口读过,亦收放心之一法也。能背之后,要叫你念一百遍、两百遍,这是一天…
5天前
·
586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神农采药图》与应县木塔
其中,在第四层释迦主像内发现一幅辽代绘画——《神农采药图》,此画别具一格,与传统神农绘画和雕像不同,更接近生活,是医学史研究的珍贵文物。《神农采药图》出现在山西省应县是有其历史文化基础的。其次,辽人契丹族的祖…
5天前
·
514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书页记忆:古旧书籍的温柔呢喃
那些泛黄的书页,因岁月而沾染了淡淡的书香,仿佛是一个时光的信使,携着过往的情感和智慧,轻轻述说着历史的篇章。淘旧书,是一种对过往的致敬,对历史的探寻,更是对文化传承的珍视。愿我们永远怀揣着对旧书的热爱,去寻找…
6天前
·
1434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读书日谈读书:无用与意义
除了出于升学工作压力下“非读不可”式的读书,“作为一种爱好”层面上的读书跟吃榴莲其实是一样的,爱就爱,不爱就不爱,泾渭分明,一点都勉强不得。每个人在读书上多花一些时间,总归是好事。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依然确定一…
6天前
·
1007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古人读书的那些有趣故事
这并不是因为李泌拿书本装点门面,相反,这些书都插满了书签,说明都是读过,只不过李泌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所以书保存得“新若手未触”。《梁溪漫志》记录,司马光所读之书,即使十余年也是光洁如新,因为他善于保养书籍。…
6天前
·
1213阅读
·
0评论
加载中
善本古籍
7251.0万+
阅读
1.1万
内容
651
订阅
494
获赞
分享最新古籍行业动态,学习古籍收藏与鉴定知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注册信息
分享作者至
24小时热文
更多
长和出售海外港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态!
周琦复出15+10陈盈骏23分10助 北京力克山西取开门红
中央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官僚主义严重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获奖名单:张译惠英红分获优秀男女演员 《哪吒2》获特别贡献影片
邓超:好想再结一次婚!
英伦之王!利物浦获顶级联赛第20冠 队史69冠力压曼联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隐私政策
Copyright © 2025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账号或密码
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搜狐网
用户服务协议
和
隐私政策
需阅读并勾选同意
其他方式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安全提示
为保证您的账户安全,建议您绑定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账号或密码
获取动态码
收不到短信验证码?点击获取
语音验证码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
发送语音验证码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同意
《搜狐服务协议》
使用已有账号登录